English
|
北京大学
|
校历
首页
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定量生物学中心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
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睡眠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寄语
组织机构
研究队伍
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定量生物学中心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
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睡眠研究中心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学术讲座
叉院文档系统
教育培养
研究生毕业管理
研究生培养管理
研究生招生
学生园地
学生活动
学工通知
组织架构
会议论坛
党团工作
就业实践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研究中心
行政后勤
在线留言
校友会
校友会新闻
前沿你我
校友名录
组织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学术讲座
叉院文档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
2021-03-05
齐志、李丕龙、黄旭团队合作揭示FET家族融合致癌蛋白利用相分离提..
转录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细胞对于转录的调控贯穿着从发育到衰老的整个过程,而一旦出现异常的转录调控,则有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研究者们很早就发现细胞核内基因组在转录时会有不同区室产生,有转录活跃的区域,也有转录抑制区域,并且这些区室在整个生命.....
▶
2021-03-02
Mol Cell | 林一瀚课题组报道TF/p300共凝聚调控基..
p300和它的同源基因CREB-binding protein(CBP)是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共激活因子【1】。p300/CBP的突变或者染色体易位会引起基因表达紊乱和疾病的发生【2】。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p300/CBP至少通过两种方式.....
▶
2021-01-15
因简单而流传——口罩佩戴双重效应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人类应对新传染疫情的“快速反应部队”。疫情伊始,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李志远研究员就积极投入与流行病传播和控制相关的数据挖掘和建模工作,2020年春参加了由香港浸会大学汤雷瀚教授牵头组织的“COVID-19模型团队”。该团队汇集了世界多地的.....
▶
2021-01-13
生物物理团队李方廷、欧阳颀与数学学院李铁军等揭示噪声驱动的细胞不..
细胞生活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通过信号转导通路,细胞传递外部信号和刺激到细胞内部的调控网络,产生反应和应激。对于噪声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和对细胞状态的影响,人们还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和定量的研究。为了研究噪声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北京大学物理.....
▶
2020-10-22
Nature Methods|李毓龙实验室合作实现新型红色荧光多..
多巴胺(Dopamine, DA)作为大脑中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运动控制、动机、学习、记忆、情绪等生理过程,以及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成瘾、精神分裂症、多动症和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等密切相关。为更好地研究多巴胺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需要一.....
▶
2020-10-15
Nature | 张哲/杨竞组共同揭示NAD+介导的神经细胞“杀..
病理性轴突退行(Pathological axonal degeneration)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理变化,表现为轴突肿胀、碎裂和萎缩等。轴突退行能够进一步导致神经细胞胞体的死亡和退化,从而与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阿尔兹海.....
▶
2020-07-30
Cell | 黄超兰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新型绝对定量质谱法揭示CD..
2020年7月29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黄超兰团队,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许琛琦团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惠恩夫团队,联手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Multiple signaling roles of CD3ε and its appli.....
▶
2020-04-17
Cell| 张泽民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机理
基于T细胞开发的抑制剂药物,如PD-1抗体,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然而在临床试验中,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获益,如基因组微卫星稳定(MSS)的结直肠癌病人。除T细胞外,靶向髓系免疫细胞,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树突状细胞(DC)的多项治疗策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24
下一页
转至第
UP